AI檢察-當“檢察”業務,遇上DEEPSEEK
發布時間:2025-09-04閱讀次數:141
技術賦能:
辦案流程的智能化重構
1.1
文書生成效率革命
傳統文書撰寫高度依賴檢察官的專業經驗與時間投入,存在效率瓶頸與標準化難題。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突破,法律文書生成正經歷從“人工雕琢”到“智能協作”的范式轉變。
DeepSeek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基于案件事實快速生成相應的法律文書,實現起訴書、檢察意見書等法律文書的自動生成,提高了文書撰寫效率。公主嶺市檢察院應用后,僅一周內即完成3起案件審查終結和2份檢察意見書制作。湛江市司法局借助該系統,行政復議決定書生成效率提高80%,合法性審查意見自動生成率75%。
1.2
證據審查智能導航
在檢察機關辦案實踐中,檢察官面對的文書卷宗有時多達幾十卷乃至數千頁,犯罪嫌疑人、證人的口供和證詞有可能出現前后不一致的情形,所有的證據疑點都需要檢察官逐個審核確認。
而DeepSeek構建“證據圖譜-要件關聯-矛盾提示”三維模型,通過對電子卷宗的快速識別,將案件中的核心要素進行分析提取,根據要素信息快速查閱與這些要素相關的證據,智能選擇相關證據并進行比對,對于同一事實認定的多份證據,通過智能分析并找出矛盾點,快速定位證據中的核心矛盾,在系統完成要素梳理后,基于案件詳情自動形成證據鏈,提供可回溯的清晰直觀的整體案情導圖,從而有效解決復雜案件證據審查難題。例如,在某詐騙案中,系統識別出3份筆錄中存在12處時間線矛盾,引導偵查機關補充調取基站定位數據。
1.3
法律檢索范式升級
傳統法律檢索方式需要檢察人員在眾多法律數據庫中逐個查找相關法條和判例,判斷案例文書是否符合檢索需求,耗時費力。
DeepSeek的法律智庫整合10萬+法律法規和5萬例判例,智能檢索響應時間縮短至3秒,用戶無須設置復雜提示詞,它就能推斷檢索目的,自動思考并分解工作任務,快速準確地獲取相關法律條文、司法解釋及判例,有效地幫助用戶完成法律研究的框架搭建工作,便于用戶進一步結合辦案需要及經驗進行補充。
山東濱州市沾化區司法局在辦理行政復議案件過程中,復議審理人員在對整個案情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借助DeepSeek搜索與案件爭議焦點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據、相關典型案例及指導案例,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